![]() |
网站首页 | ![]() |
医院概况 | ![]() |
工作动态 | ![]() |
通知公告 | ![]() |
科室介绍 | ![]() |
科教动态 | ![]() |
护理天地 | ![]() |
党建及文化 | ![]() |
就医指南 | ![]() |
人才招聘 | ![]() |
前不久,一名女患者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南院区门诊注射室进行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后经该院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患者成功脱险,目前已经平安出院。
据了解.患者朱女士,今年62岁,因患风湿性心脏病,曾多次到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出院后到内科门诊复诊,医嘱给予长效青霉素12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月一次,已连续治疗好多年。
6月6日上午,朱女士按预约时间来到该院南院区门诊复诊,门诊注射室护士按医嘱执行肌肉注射长效青霉素。当班护士按流程对其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随后给她肌肉注射120万单位长效青霉素,约2分钟后,护士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叫无反应,马上意识到是青霉素过敏,立即启动紧急抢救机制:随即医疗、护理应急小组立即开通“生命绿色通道”,全力投入对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抢救。面罩大流量吸氧,立即开通两路静脉通道,急诊科的医生沉着冷静下达口头医嘱,“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加0.9%氯化钠10ml静脉注射”。当时血压测不到,患者面色青紫,多巴胺180mg加0.9%氯化钠250ml静脉点滴,接上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瞳孔变化……”医疗、护理应急小组分工明确,各项紧急救治工作有序展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有序地抢救着女患者。1分钟、2分钟、5分钟过去了,朱女士的面色、呼吸、脉搏、神智逐步恢复正常。得救了!在与死神的博弈中,医务人员最终笑到了最后。
据参加抢救的该院注射室护士长陈莉芬介绍,成功抢救朱女士,很大程度上是护士发现及时、反应迅速、措施得当,医护配合默契,得益于医院护经常开展急救应急演练积累的宝贵经验。通过这件事,更多医护人员加深了对“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名言有的理解。
(莫修平)